新珍香花生酥糖 香脆不黏牙
 82年前,新竹縣新埔鎮籍的範清牛軋糖漢以一塊錢資本,用手工做了一鍋麥芽花生糖,到中坜市場販售;因香脆不黏牙,口味獨特,打造了新珍香花生酥糖,成爲中坜市特産,和牛雜、鐮刀並稱

“中坜三寶”。
  
  出生于日據時代的範清漢,童年在新埔鄉下爲人看牛,生活困苦,決心學一技之長,後到中坜當學徒,學做糕餅、花生酥糖。
  
  1926年範清漢出師後,用牛軋糖父母給的四個“兩角半”(一塊錢),買了一鍋花生及麥芽糖,制作了第一批花生酥糖,挑到中坜第一市場(現大同、中正路口)販售,由于口味獨特,結果“

一炮而紅”,他乃將花生酥糖命名爲新珍香。
  
  範清漢26歲時和小他8歲的劉奔妹結婚,夫妻白手起家,新珍香花生酥糖建立口碑後,夫妻經常日夜加班,先在第一市場對面租屋開店;直到1951年,才在中平路當前的店址買地自建。
  
  新珍香花生酥糖贏得好口碑,是堅持用古法制作;範家至今還是使用傳統鍋子,只是以前用手工切糖,現在改爲機器。爲求新鮮好吃,每天賣多少做多少;並使用特選白糖及台灣雲林上

等花生,一邊炒花生同時熬糖,再按照比例摻在一起,同時依顧客反應,調整甜度。
  
  範清漢夫婦于十余年前陸續過世,女兒範桂蓮及女婿江德元早在三、四十年前就接下衣缽,兩個兒子也已學會制作技巧,62歲的江德元說,已准備交棒給第三代了。
  
  江德元說,新珍香花生酥糖能屹立不搖八十余年,口感最重要,桃園縣龍潭鄉的花生軟糖以麥芽爲主;新珍香花生酥糖則是那種咬下去“酥、香、脆、爽”的感覺,吃起來不甜不膩,口

齒留香。
  
  新珍香近幾年也推陳出新,研發黑白芝麻、海苔、姜味、奶油、生仁糖、貢糖、米各種新口味,逢年過節也生産應景民俗糕餅。
  
  新珍香花生酥糖注冊商標,爲什麽是豎起的大拇指?範桂蓮說,日據時代,許多日本人吃了爸爸制作的花生酥糖,感到口味特殊,一時高興就豎起拇指說“一級棒”,爸爸靈感一來,就

用此作爲商標。
  
至于30年以上的傳統小包牛軋糖裝背面,也以石門水庫作爲背景,已成爲中坜老一輩市民的回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生活資訊 的頭像
    生活資訊

    生活資訊

    生活資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