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行,不一定是冤家-溪頭妖怪村民宿
我第一次遊覽位於台灣中部的溪頭森林遊樂區距今已近30年。雖然30年前對溪頭景色頗為贊歎,但30年來似乎沒有強烈的動機,讓我再度造訪溪頭民宿。日前因大學同學推薦溪頭景區門口有一“妖怪村”,堪稱是“鬼點子造村”的成功營銷案例,讓我在睽違30年後舊地重遊,順道“考察”一下這個成功的“鬼點子”。
走進“妖怪村”,妖怪面包店裏賣的是“妖怪面包”(其實是加入了當地特有草本植物的培根面包),妖怪面店裏賣的是“妖怪拉面”(溪頭住宿其實是台灣中部原本就流行的一種湯面)。
此外,街頭設立了幾個妖怪造型的郵筒,供遊客將“妖怪村”的明信片直接寄給親友,再加上許多販賣與妖怪有關的紀念品、玩具妖怪村民宿,使得整條原本沒有特色的沒落老街,搖身一變成為台灣獨一無二的“妖怪村”。
現在,“妖怪村”不僅成為到溪頭景區的必到景點,還幫溪頭景區吸引了許多年輕族群到訪,有不少遊客(包括我)因為有了“妖怪村”而再次造訪妖怪村住宿。商家們都很開心有了這個轉變,這個轉變也吸引更多當地商家加大投入。目前,“妖怪村”仍在擴建中。
實地造訪後,發現這個“鬼點子造村”的確是成功的營銷案例,值得我們分享學習。
首先,值得學習的是創造差異化。“妖怪村”一開始就以獨特的“妖怪”主題創造差異化,吸引遊客的眼球及好奇心,使遊客願意繞道側門來逛街與消費。其次,透過整條街的“聚落效應”,借由販賣各種琳琅滿目的“妖怪玩具”、“妖怪食物”、“妖怪用品”,讓遊客的體驗更完整、更真實。
“聚落效應”是指,同樣的產業或商業活動(或有著上下遊關聯)聚在同一地域形成了聚落,彼此之間的關系既是競爭又是合作。當聚落形成之後,為產業利益、商業活動、消費人潮等帶來正面影響,商業效益比單獨一家經營要高。
曾經,我們以為“同行是冤家”,一個獨特的商業點子,我們不希望與別人(尤其是隔壁的同行)分享。但“妖怪村”告訴我們,同行,不一定是冤家。